機率思考人生
有所學習與收穫
今天我想來談談 在判斷人生重大決定時,我們是如何做決定的 ? 為什麼人生這麼重要的決定 我們卻是依照yes and no來判斷? 這樣說或許有點過遷強
妳可以思考上次你決策如何要跟一個人再一起的時候是怎麼決定的?
感覺對對方可以 就可以交往?
你上次決定你的工作是怎麼決策的?
薪水 離家遠近 做的事情?
你怎麼決定你上班的路線?
因為google 告訴你怎麼走速度最快? 哪裡不塞車?
你買股票時候是別人告訴你就買? 還是你把所有年報讀完了做了思考決策?
這些事情取捨都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有大志相近的模型可以參考
我想用一個思考機率的方式思考人生
做決策時是如何忽略 機率發生的
如果以人生面相來思考,矽谷佛祖Naval人生最重要的三個問題不外乎就是
你住的地方
你的工作
你的另外一半
基礎率決定你的判斷
在《高手思維》上提到了基礎倍率的思維 你或許沒聽過但是特別有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你我們做每件事基礎率有多少
假設今天要在游泳獲得奧運金牌 這件事基礎率以現在 基礎率大概算了一下 70億分之1…
這樣講可能你沒感覺,這就像我今天發了一張彩捲 主持人要摸彩在70億張彩彩卷裡摸到你的那一章,機率幾乎微乎其微
上面或許有點偏激 我們來舉例比較日常的例子
成為下一個暢銷作家,基礎率是多少?
同樣道理 全世界有70億人口 我們腦中有聽過的暢銷作家 可能手指頭數得出來
首先你必須撐過至少兩年的寫作乾旱期,即使沒天沒人看 你還是持續投入
時間拉長到兩年過後你必須要再讓別人發現你的好 漸漸顯露名聲,但是此時你還是必須持續投入
這階段中你看到別人出書 其他部落客 嶄露頭角,但是你沒注意到的是同時可能有幾十萬個人默默地放棄或是轉換目標了
如果只是單純的注意到我們沒注意到的,這些會幫助我們甚麼呢 難道我們要直接轉換目標嗎 ?
你只是特別愛專牛角尖
意思是說你並不是特別的 我們忽略的只是有出現在我面前的思考。
當我們練習寫作的時候,我只觀察到別人遙遠的閃閃發光,而忘記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有個實驗室這樣的,有部電影是你喜歡的主角眼的 電影門票15美金 你會願意花這15美金 ? 結果80%的人會選擇購買。
然後研究著只是加了一句話
有部電影是你喜歡的主角眼的 電影門票15美金 你會願意花這15美金 ? 還是把這15美金省下來,花道你想要的任何地方去?
其實這根本是廢話,你不花這個錢不就是等於把這個錢花到人和地方去,也就是經濟學說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可是這麼一問,願意買電影票的人就變成了 55%!
也就是說 哪怕你只是意識到 自己還有別的選項,你的決策都能大大改善阿
這就是意思到原來我們是有選擇的阿,你現在不是只愛專牛角尖了
但是關鍵問題來了 怎麼樣才知道我們何時該離開還是該持續? 或是該怎麼選擇?
關鍵是我們要那些選項
科學決策四步驟
萬老師提到 科學決策四步驟 ,我將以加入思考基礎率方式提高我們在決策時的勝率。
其實這就想是巴菲特非常擅長的Decision Tree 樹狀判斷 ,
- 擴充你的選項
- 檢視你的選項 優缺點
- 從中選一個
- 對未來買保險
延續我們剛剛寫作的例子
假設你的目標是想當個暢銷作家,你目前還有工作,到底該怎麼決則?
擴充你的選項有哪些?
裸辭直接全職投入
利用閒暇投入寫作
結合現有工作與寫作
同時培養多種興趣不只是寫作
接下來再檢視你選項時,妳可以同時思考基礎率套用在你的選項是
成為作家的基礎率是多少 也就是說需要花多久的時間? 成為暢銷作家的比例是多少?
1. 假設成為作家需要3年的練習,
2. 成為暢銷作家比例大概是 0.0001%
3. 成為暢銷作家所需要時間1萬小時 (我們假設1萬小時成立) 每天練習8小時大概就是10年的時間
裸辭
優點: 自由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缺點: 收入不穩定
利用閒暇時間投入
優點: 收入穩定(假設原有收入不變)
缺點: 產出及低,無法確認自己是否喜歡
結合現有工作
優點: 收入穩定
缺點: 寫的內容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
培養其他興趣
優點: 為自己未來買保險
缺點: 太多樣化,不知道該投入哪個?
以我現在寫作習慣來說 是結合了現有工作,同時利用閒暇時間投入
每天工作時同時也會利用到寫作的技能 但是想寫的主題不一定是我喜歡的
大部分多著重在於工作上的溝通與確認
接下來從中買保險的意思是,為決策做好錯誤的準備做好停損點的意思
假設我選擇當作家是一個職業是一個錯誤的決定,那麼停損點是甚麼時候?
當我在嘗試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想受 一點興趣也沒有的時候你 在[[《Grit》恆毅力]] 提到 Hard thing Task 至少持續一季 至少大概就是3個月 ,在三個月時你應該看看自己這段歷程裡學到甚麼 是否該持續還是後退?
以上以寫作做為說明,但是實際上我們很大部分時候是自動駕駛做決策,根據自己直覺做了決定 要跟誰生活接下來要做甚麼 ,而你應該做的是停下來 思考一下你做決策機率有多少 ,仔細的評估,才能做好決定。
後記: 你的目標應該專注在改善你的生活
說實話我在一開始寫作時 我並沒有列出我有哪些選項也不是依照科學決策方式思考,而只是單存想先寫再說,看看自己可以寫出甚麼 ?
從今年5月一路寫一路回想確實對我人生有幫助。 不管是使用在工作上,寫作療育 帶來我所遇到的人
然而,近期我在寫作上與到了一些瓶頸,我在生活與產出過度執著於每日產出 直到我看到了 Derek Siver說的
Judge a goal by how well it changes your actions in the present moment.
但在我理解基礎率與你的目標是來幫助你改善生活時,我對寫作的概念提升到了:
這是我的選擇,我選擇讓寫作每天改善我的生活。
當我知道我成為一個作家所需要時間與機率後 我開始放慢自己的速度, 知道自己的北極星在哪 對我來說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我知道作家的目的 是為了改善我的現在的生活,讓我有所成長
不可否認,我也會落入每天人所遇到的困擾與煩惱,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完全不想投入寫作 ,寫不出來 也不知道該寫些甚麼。再回想這些事情,才發現這其實才是一般人在寫作會遇到的常態,所謂常態可會因為每天妳日常影響你的判斷
我們通常只會注意到別人的成果,而忽略背後的所花的時間與努力,我相信這些知名部落客文章,背後的努力是我們所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