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你自己的情緒建築師
什麼是情緒?如何更認識自己!做出更好的判斷? 當你感到難過、憤怒、焦慮、開心的時候,你以為都是因為發生一些事情嗎? 但實際上,這些事情實際在事情發生之前,你大腦都已經決定了 科學家發現,情緒不是像指紋一樣擁有固定模式,它是被建構的。 也就是說,你的難過、憤怒、焦慮、甚至快樂都是大腦創造出來的,而不是來自現實是的影響 「當我感到壓力時,我的腦中浮現出:『對方為什麼不體諒我?』於是,我開始覺得自己不被尊重。」 當我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我感受到我壓力很大不被尊重,但其實,這些情緒是建構出來的。我依照過去經驗,給予現在的事件有所意義。 我們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裡, 從車子 路 建築 藝術 語言 金錢 政府 法律 文化 從實體到抽象的概念,這些都是我們創造出來的,情緒也是一樣。 你以為自己在「感受現實」,但其實你只是在「詮釋現實」。 如果我們是有選擇的,我想用科學的角度去探索,人類思考與運作的方式並用不同的視角去觀看這個世界。 這篇文章是一句 How Emotions are Made 這本書所做出的讀書心得,繫好你的安全帶,讓我帶領你往下探索吧 「情緒」是都市傳說嗎? 你以為難過、憤怒、焦慮、快樂真實的你嗎? 其實,它們只是都市傳說 李崇建老師曾在演講中問道:「你允許自己難過嗎?你怎麼看待這樣的自己?」 對方流著淚,啜泣著說:「我不知道,我做不到,我很難過……」 當你閱讀這段對話時,你有什麼感受?你是不是也產生了一種共鳴,想起自己曾經不被理解、不被關心的時刻? 但這種情緒,真的來自這段話嗎?還是來自你的過去? 事實上,我們的情緒,就像看到一張模糊的照片時,大腦會自動補上細節一樣。當我們感受到難過時,並不是因為當下的事件,而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自動從過去經驗中提取「難過」的記憶,套用到現在的情境中。 情緒並不來自現實,而是來自你的大腦如何解讀現實。 當你看到模糊的照片,你的大腦會根據過去的經驗來填補細節;情緒的運作方式也是如此。 你以為情緒是流動的,自然而然從身體湧出的。但真相是,你才是這條河流的源頭,你的情緒來自你過去的記憶。 情緒,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我們建構出來的故事。 預言家相信自己說的話會成真 我們是未受訓練的預言家,日復一日,渾然不覺的自我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