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ie

Jamie

成功的反義詞是平庸 Success #Ep1

我的10萬個小時成就 成功一直很多人所追求的。 但是,到底什麼是成功? 成功是否有跡可循?  但是,每個人在乎的事情有所不同,故可能成功的定義不盡相同。 或許我們先來想想,如成功的反義詞是甚麼? 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失敗。 其實, 失敗是最接近成功,因為我們從中學習並獲得成長,然而,成功的反義詞是平庸 (Mediocrity)。 因為,每天一層不變的生活使我們平庸,使我們變得遲鈍,使我們不去思考。 轉眼間我已經在紡織產業擔任業務工作了10年,回想起當初為什麼要踏入的紡織產業的原因仍然記憶猶新。 分成以下幾種原因: 在歸納出幾個原因之後, 我開始了每日9-12小時的工作,曾經最高紀錄一週工作七天都在工作,算了算,同樣的10萬個小時練習。 從基本的紡織的專業知識與技巧開始累積,到現有能力同時結合紡織專業與商業行銷技巧,應對客人需求,並帶領團隊 。 但我不認為我已經成功了,原因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自動導航模式的上下班。我並沒有靜下心來思考,只知道忙碌的處理事情代表我很努力 。但在後來幾年閱讀到的書上,像是 《The 4 hour work week》說,忙碌一點都不用心 而我認為現在做只能算是達到某種成就。 Simon Sinke《在先問,為什麼》上提到了,成就與成功的不同。 成就是指,一個具體目標的完成,而成功是當你清楚知道為什麼而追求時,你能感覺的是成功的。 現在想想,上述的10萬個小時是個成就,並非不是成功,因為當初並沒有清楚的想明白只知道想要成長。 現在的 為什麼 是: 長期培養熱誠, 持續的精進自己,進而帶來生活上的改善,成為我想要成為的人, 那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了解成功人士背後的法則勢必會對我們的生活很大的幫助。 因此,我想知道成功的秘密在於哪裡? 《Grit》恆毅力《Outliers》異數,這兩本書可說是成功書籍裡面的暢銷經典。 依照Amazon的評價: Outlier 4.6顆星 3.7萬多個評價…

Graceful Moment- Peace

My Transformative Journey at a Thai Meditation Retreat JUN 21, 2024 Have you ever had a dream you woke up and thought you would always remember, but never did? I want to share a similar experience but in reality. Waking…

脆弱是一種勇氣

你是否常常感受到自己壓力很大並焦慮很多事情? 事情很多不知道要先做哪一個? 又或著全部都想做? 你是否感受到自己脆弱的一面? 事情同時在發生的時候,我們卻不自覺地想控制,使我們陷入有壓力、超出負載、焦慮、害怕與脆弱的情緒。 然而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的確都是理性安慰,像是: 在聽完這些安慰後,我們反而覺得更不被尊重與安慰,好像是在告訴我,這些情緒自己會過去,不須裡他,一切都會好轉。 這讓我想到Bejiman Franklin所說的 If you would persuade, appeal to interest and not to reason. 如果你想要說服時,訴說利益而非理由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可以有利益的對待自己呢? 情緒影子是我們的利益 如果說服自己最好方式是利益的話, 那我們就必須了解這些情緒,對我們來說有甚麼利益。 在開始訴說利益之前,我們有義務了解自己的認知偏誤。 很顯然的,這些情緒好像從小都被貼上了「 負面的標籤」,我們認為他無益且不應該擁有負面情緒。同時,我們會一直想要逃避面對這些情緒,因為他帶來痛苦,我們被這些二元思維引導,只有好或不好的方式,來看待生活。 這些情緒好像自己的影子,當太陽出現在面前的時候,情緒影子出現在你的身後,而你從來不曾有感覺。 當你轉過身去面對影子時,他卻顯得無比的大。我想說的是,你無法脫離他,他時時刻刻跟著你,只要有光的地方就會有影子。 所以,我們應該如何與自己的影子相處呢? 首先,理解每個情緒背後的所發生的原因,並重新定義情緒。當我們覺得身邊事情很多時,比較常遇到的情緒,來自《Atlas of the heart》 Stress/壓力 We feel stressed when…

#1 別再叫我設定目標了! System Is More Important Than Goal

開始之前我想先分享一則故事。 愛麗絲在森林裡迷失方向,巧遇一隻總是面帶微笑的貓 她問笑臉貓:『你可以告訴我,我該走哪條路嗎?』 笑臉貓回答愛麗絲:「這得看你想往哪裡去?」 『我並不太確定該往哪裡去,』 愛麗絲說。 於是笑臉貓說:「那麼,你選哪一條路都是一樣的。」 ─路易士.凱洛《愛麗絲夢遊仙境》 法則一: 專注在系統而非目的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慮,我自己該做甚麼呢? 我又該往哪裡去呢? 老實說,我自己一開始也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去,但我只知道一件事。 如果我持續的利用時間學習,就會持續的成長,在某種程度上,我會知道我要甚麼?  換句話說,我把尋找自我當作是學習的目標。 很多書籍與市場都提供設定目標,或問自己想要甚麼。 一開始,我也嘗試過,但都覺得這些事情說的比做得容易。 或是例如說設定減肥,每天固定投入運動或是每天看30分鐘讀書,最後都覺得沒甚麼進展。 其實關鍵的原因是: 結果才是我們想要的並非時間上的投入 例如說減肥的目的是六塊肌,這些都是目標的結果,並非目標本身。 《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作著Scott Adams說你需要的是個系統而目標 目標導向的人,在成功以前一直活在失敗裡,萬一事情永遠不成功,他就永遠活在失敗裡了. 但是過程導向的人只要能好好珍惜過程,他就是成功的,因為他在做他想做的事情。 以減肥來說, 減20磅是目標,正確的飲食習慣是過程. 在運動方面4小時跑完馬拉松式目標,每天運動是過程 目標開始進展的時候,都是在往回來看的時候。 像是爬山一樣,攻頂並爬完山是目標,而爬山的每一步是過程 ,而當你攻頂的時候才發現字已經完成了一半!…